新聞報導,台灣「二輪電影院」的鼻祖-台南全美大戲院,宣布停業了。
(新聞:不堪長年虧損 台南全美戲院3/2起暫熄燈 | 文化 | 中央社 CNA)
全美戲院,是全台最後一個保留「人工手繪電影看板」老傳統的電影院,我雖然不是台南人,也沒進過全美看電影,但每次跑台南都會特地去朝聖當下檔期的手繪電影看版的說...QQ
曾經,那些陪伴窮學生(跟窮大人)的好朋友:「二輪電影院」,正在逐漸消失,成為時代的眼淚...
二輪電影院,通常都是老舊戲院因設備跟不上時代而轉為播映二輪片,走低票價、低成本經營路線,通常一票看到底、中間不清場趕人、短暫十幾二十分鐘換場時間會有個跟戲院歷史差不多老的老員工進來敷衍式的掃一下地,滿地爆米花飲料杯是常態,還常常有觀眾在播映中途進進出出,或許偏髒偏亂,但我反而蠻喜歡這種有點恣意的輕鬆感。
近年來看到全台二論戲院一間一間關門停業的新聞,實在有點不勝唏噓,因為二輪戲院實在乘載了我很多的青春回憶...
(老兵話當年模式開啟...)
【大世紀戲院】
大世紀位於公館台大附近,只活在一定年紀以上的老台北人心裡,因為它早在2008年就關掉了。話說,2008出生的到2025都17歲了呢...🤯
大世紀的特色是,每個檔期都會選一些影展片、獲獎片、獨立製片、未曾上映首輪、非好萊塢電影(包括國片,或一些你可能沒看過他們國家電影的國家的電影)...等等種類的「冷門片」來綁定熱門大片,我去大世紀基本上可以不管片單,因為這家會挑的冷門片都有一定可看性。
因此,這裡也是我高中時期開始瞭解世界上有著許多好萊塢商業大作以外各種類型奇形怪狀電影的啟蒙之地。
直到現在,只要想到大世紀或偶爾經過它的公館舊址一帶,那個慘綠少年、故作憂鬱、自己貼上「愛看電影」這個標籤來裝文青(但其實看得很少)的我的學生時代,就會悄悄浮上心頭,還會連結到自己一些青春煩惱的往事回憶呢......
【湳山戲院】
這間在COVID-19疫情後期突然宣布整修,結果... 從此就沒有再開過了QQ
湳山的特色是有A、B、C、D四個廳,每廳各有兩到三部電影在輪播。
重點:這家一票可以讓你四廳全看!不怕你看不夠,只怕你看到吐!泡上一整天沒有問題!是個假日沒事幹消磨時間的好地方。堪稱CP值之王。
這間的A廳很大,有接近一般首輪戲院觀影的感受,雖然免不了座位音響什麼的還是破了點,但至少螢幕尺寸夠大!有些聲光大片若錯過首輪場,或是剛下片又想重溫,用串流小螢幕看會嫌不過癮的,我就會跑到湳山看。
湳山允許當日出場再無限重複進場,會幫你在手上蓋個小章以識別你有買過票。
所以,第二個重點就來了:湳山的外面就是通化-臨江街夜市,趁換影廳空檔的時間跑出來吃吃喝喝再回去繼續看到飽,超爽!(個人不偏好買食物進去燻大家的鼻子,但真的很多人這樣 🤫)
正因為這個無敵buff,湳山關掉真的讓我超級扼腕。
【朝代大戲院】
朝代一票能看同一廳兩部片、加價50元可以看兩廳四部片。
這間厲害之處是,他是罕見可播映3D電影的二輪戲院!(不確定是否唯一,但我印象只有看過這間二輪有3D),當然設備自然無法跟資本雄厚的主流首輪電影院相比,但就是錯過首輪又想看3D版本時的唯一選擇了。
跟湳山一樣,在疫情期間突然關門了,然後也是一樣,號稱進行整修,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細數二輪戲院逐漸消失的原因,不外乎他們本來就都是從年代久遠的首輪影城轉作二輪影城,以降低成本的方式來支撐營運,只是也不得不面對建物及影廳設備的逐漸老化的問題,若要大規模改建、更新設備,並沒有能夠回收成本的把握,但不更新甚至還可能有公安疑慮,索性就關了吧。
另一方面,因為現在串流影音普及化,不再有新的業者要投入做新的二輪電影院,自然,二輪戲院就每關一間少一間了。
台南全美大戲院關了以後,目前全台灣只剩碩果僅存兩家二輪戲院:台北佳佳戲院、台中全球影城... 還能撐多久呢 🥺
0 Comments:
張貼留言